gg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快讯 ->内容

中科创达AIOSAIBOX:助力下一代用户体验

时间:2025-10-15 02:44来源:盖世汽车阅读量:15848   

当前,汽车产业正迎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关键转型期,智能座舱作为人车交互的核心界面,已从早期的功能集成逐步演进为场景贯通、主动服务的智能空间。在这一背景下,中科创达致力于通过AIOS与AIBOX两大核心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的用户体验。2025年9月11日,中科创达联合创始人amp;执行总裁耿增强在欧亚汽车创新论坛上表示,真正的智能座舱应实现从“功能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跨越,通过多模态感知、大模型本地部署与开放架构,为用户提供更自然、流畅和人性化的出行体验。

AIBOX采用英伟达Drive AGX Orin,拥有200TOPS算力与205GB/s带宽,即插即用且无需改动现有硬件;Aqua Drive AIOS构建座舱AI架构,支持多模型、多智能体、多云AI选择,还具备模糊意图识别、AIGC等功能。二者结合,能在驾驶、停车、充电等场景实现FaceID 迎宾、音乐偏好记忆、智能停车缴费等服务,真正让每辆车与用户都享受到 AI 带来的便捷,赋能下一代汽车用户体验。

中科创达联合创始人amp;执行总裁

智能座舱发展历经三大阶段

回顾智能座舱的发展历程,可清晰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2014年之前属于功能座舱时期,该阶段采用分散的ECU单元与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功能较为单一且固定,主要依赖物理按键与旋钮进行操作,系统扩展性和交互灵活性极为有限。2015年至2024年进入智能座舱阶段,通用计算平台与智能操作系统开始大规模应用,不仅支持软件定义车辆和OTA在线升级,还推动了触摸屏与语音交互成为主流方式,同时L2/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逐渐实现普及,用户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自2025年起,AI座舱时代正式开启,它以集中式高性能计算平台与大语言模型为技术底座,能够实现多模态环境感知与场景化服务,自然语言交互成为核心交互方式,并全面支持L3/L4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标志着智能汽车正式进入认知智能与主动服务的新阶段。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AI座舱需具备理解、协同与安全三大核心能力

真正的AI座舱并非简单技术的堆砌,而是以认知与理解为核心的服务主体,其本质在于通过大模型与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主动响应。具体而言,该系统应能够持续学习并记忆用户及家庭成员的习惯与偏好,包括驾驶风格、娱乐内容选择、常用导航路径及座椅空调设置,从而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体验;同时,AI座舱需具备跨场景与跨设备的协同能力,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终端无缝连接,实现服务流转与场景延续,使用户在离车、回家等多种状态下仍享受连贯智慧服务;此外,系统必须在端侧与云侧构建完整的隐私与安全防护机制,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与本地化优先存储,并在算法层面实现透明可控,确保AI服务既智能又可靠。这三方面能力共同构成下一代AI座舱的核心支柱,推动汽车从代步工具转向为有感知、懂情绪、可信任的智能伙伴。

现有座舱系统仍存在显著技术短板

尽管当前智能座舱系统已在量产车型中广泛应用,其整体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在硬件层面,现有多数座舱平台的AI算力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承载日益复杂的多模态大模型在本地进行高效推理与实时计算,这不仅导致语音、图像等交互反馈延迟明显,也使得诸如场景化感知、个性化推荐等高级智能功能无法有效部署。软件方面,由于系统底层架构模块化缺失、接口标准不统一以及软硬件耦合过紧,第三方开发者难以快速接入和迭代应用,生态建设进展缓慢,系统升级与功能扩展成本高、周期长。而在用户体验维度,现有功能多呈现碎片化状态,缺乏深度融合与协同机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面临多次跳转、操作步骤冗余等问题,尤其在行车场景中无法实现自然、连贯的“服务随行”体验。这些系统性的缺陷不仅削弱了智能座舱的实际价值,更成为制约其向下一代AI驱动形态演进的关键瓶颈。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中科创达推出AIBOX+AIOS一体化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行业共性挑战,中科创达提出“让每辆车、每位用户享受AI便利”的产品理念,并发布AIBOX与Aqua Drive AIOS协同部署的一体化解决方案。AIBOX作为可灵活扩展的AI算力延伸设备,具备即插即用、软硬一体等特性,支持多种大模型与云服务的动态配置,无需改造现有车辆电子架构。该系统支持Qwen、Phil、Doubao、Modelbest等主流模型,可接入微软、OpenAI、字节跳动、Deepseek等云端AI服务,并提供用户记忆、AI哨兵、泊车辅助、GUI代理等多种智能体。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Aqua Drive AIOS实现系统级AI能力整合

Aqua Drive AIOS是面向下一代AI座舱设计的操作系统层解决方案。该系统以“一个神经网络”为核心架构,深度融合多类智能体与场景引擎,实现功能调用与资源调度的全局优化。其内置的AI哨兵代理基于视觉语言模型,不仅能够识别行人距离,还可理解复杂场景语义、自动生成事件摘要,实现智能预警。GUI执行代理则通过多模态语言模型(MLM),使用户通过自然语音即可完成界面操作、信息输入、控件交互等任务,彻底改变传统车载系统的操作逻辑。

系统兼容性与生态开放性是落地关键

中科创达强调,AIBOX与AIOS均设计为开放架构,支持多种硬件平台与AI生态的接入,企业可根据不同车型定位和成本要求灵活选配功能模块。在保障系统实时性、安全性及低功耗运行的同时,该方案亦支持持续的功能迭代与场景扩展,助力车企快速构建差异化的智能座舱体验,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未来挑战集中于算力分配、生态协同与用户体验连贯性。尽管AI座舱前景广阔,其进一步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平衡本地算力与云端协同,如何构建开放且安全的系统生态,如何实现跨设备、跨场景的无缝用户体验,已成为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中科创达表示,未来将继续与整车企业、芯片厂商、算法公司合作,共同推动AI底层技术革新与标准共建,助力全球汽车产业实现智能化的高质量跃升。

上进行的发表的《中科创达AIOS amp; AIBOX 助力下一代用户体验》主题演讲。)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