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董浩帆4月19日报道:19日下午,豫园老城厢张灯结彩,一群身着华服的“老外”格外引人瞩目。
身着华服的老外引起了不少游客的关注
来自美国、挪威、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土耳其、保加利亚等16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老外讲故事俱乐部成员与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们齐聚豫园,共同体验古风妆造、品味中式茶歇、制作非遗漆扇、参与花艺创作,共赏春日美景。
老外们学习制作非遗漆扇
“我刚和朋友交流我身上的这套华服,非常好看,有朋友说这是过去富人才会穿的衣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安东尼来自孟加拉国,7年前他来到上海攻读博士学位,这是他第一次尝试中国传统华服。安东尼告诉记者许多中国的古装剧被翻译到孟加拉并在电视上播出,收获了不少当地观众的喜爱。所以当他穿上这套华服时他觉得自己仿佛也成为了剧中的古代富商。
安东尼体验中式插花
安东尼经常通过报纸和电视学习中国文化,他还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我的孩子出生在上海,已经快四岁了,或许他会比我更了解中华文化,因此我也得不断学习才行。”
像安东尼一样,因喜爱中华文化而来到上海的“老外”不在少数。印度尼西亚华人杨宇嘉身穿黑金色马面裙向在场媒体展示了一套传统武术,引得不少路人惊叹连连。
杨宇嘉在准备古风妆造
作从小就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杨宇嘉对中国传统的舞蹈、音乐和服装尤其着迷。他在上海学习生活了近10年,目前在上海戏剧学院读研究生。“我祖籍广东佛山,在雅加达讲广东话多一点,这种集中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活动让我获悉匪浅。”
记者在活动现场发现,不少老外虽然是第一次尝试华服,但是此前或多或少了解过这些服饰花纹的含义。身穿“四爪金龙”华服的裴文德告诉记者他知道龙纹是古代中国皇家的图案。
裴文德身穿淡蓝色华服正在学习如何制作中式插花。
“我曾经尝试过中国古代农民的服饰,也知道龙对于中华文化的意义,可以说今天这身衣服让我‘受宠若惊’。”裴文德可以流畅使用中文表达,他笑着对在场媒体表示,“以前来豫园是为了给客户买纪念品,今天我想好好欣赏这些保存下来的古建筑,高楼大厦与古典园林同框是上海发展的印记。”
裴文德曾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担任美国国家馆的副馆长,目前从事建筑设计推广方面的工作,在上海与西雅图往来生活工作了近30年。他在上海最喜欢的事就是漫步在苏州河畔,欣赏河道两旁的人文自然景观。“90年代的苏州河脏且臭,可以说我见证了苏州河变得像今天这么美丽的过程,真的很了不起!”裴文德感叹。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