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消费 ->内容

对无人区说不,大药拿下百亿市场独占权

时间:2025-10-16 10:52来源:投资界阅读量:18232   

复宏汉霖PD-1抗体H药再次大超预期。

过去H药另辟蹊径,凭借在一线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创历史的?15.8个月mOS数据,从国内后发的PD-1产品进阶为2024年销售突破13亿人民币的重磅单品。如今,H药通过胃癌围手术期三期研究的成功,开始全新的成长征程。

10月9日,复宏汉霖宣布H药联合化疗新辅助/单药辅助治疗胃癌的III期临床期中分析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无事件生存期(EFS),治疗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是对照组的3倍多,ASTRUM-006研究也成为全球*胃癌围术期(术前/术后)以免疫单药取代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案。

从ES-SCLC到胃癌围手术期适应症的全球突破,一次或许可以说“误打误撞”,再三做到其他大部分PD-1未曾做到的创举,不禁让我们意识到,这个PD-1,当真和其他的PD-1不一样,又或者可以说实在太全能了。

而ASTRUM-006研究的成功,则意味着将H药有望在胃癌围手术期适应症的国内市场实现长期独占,并进一步加速销售放量,再度享受*适应症带来的市场红利。

01

胃癌围手术期大市场:大部分PD-1未竞之业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近百万,中国约占其中的37%,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各种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三。

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胃癌患者实现治愈的*手段,一旦失去手术机会,患者只能依靠药物治疗延长生存期。

2022年中国胃癌新发患者规模约35.87万,据临床预测,不可根治/失去手术机会的胃癌患者在30-40%,据此估算,每年约有21.5–25.1万患者具备手术条件,涵盖早期与局部进展期胃癌人群。这一规模揭示出中国胃癌围术期药物市场的巨大潜力。

尽管手术联合化疗为可切除胃癌患者提供了治愈希望,但我们远未赢得这场战争。数据显示,大约1/4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在一年内出现疾病复发,1/4的患者生存时间不超过两年,不到1/2的患者在五年内存活。可见所谓的“标准疗法”,在根除微转移灶、预防复发等方面,已然触及疗效天花板。

当前,国内外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仍以化疗为基石,术前给予2-4周期的新辅助化疗,采用FLOT、SOX(奥沙利铂+S-1)或XEL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其中一种化疗方案,进行根治手术后仍需进行4–6周期(或最长1年)的化疗,同样是FLOT/SOX/XELOX其中一种化疗方案。然而,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的疗效存在差异。

在化疗方案的抉择上,从国内外主流两种围手术期化疗方案FLOT和SOX对比来看,SOX方案为亚洲患者带来了更为突出的生存获益。RESOLVE研究显示: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辅助+新辅助)mOS达65个月、3年EFS率59.4%,远超FLOT方案的FLOT4研究的50个月mOS和3年EFS率51.6%,且SOX方案在亚洲局部晚期胃癌围手术期中生存率更高、完成率与安全性更好,被国内指南列为围手术期Ⅰ级推荐替代方案(ASTRUM-006研究对照组也选择了SOX方案)

免疫联合化疗的尝试并非罕见,实际上,全球制药巨头纷纷尝试将PD-1与化疗联合用于围手术期治疗,只不过包括两大PD-1巨头在内的K药和O药却屡屡折戟,未能达到预期的主要终点。K药在KEYNOTE-585研究中,尽管采用了“K药联合化疗新辅助+K药联合化疗术后辅助+单药序贯治疗”的强化治疗模式,最终却在无事件生存期、OS这两个关键终点上未能达到统计学意义;而O药Attraction-5研究中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其术后辅助O药联合化疗方案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

与KEYNOTE-585不同,ASTRUM-006更前瞻瞄准了这个治疗方案的优势人群。PD-L1高表达人群对治疗反应显著,而这类人群约占可切除胃癌患者总数的2/3,获益明显高于全人群。一个研究的成功,必然与它清晰的目标和试验设计分不开。不过,精准的顶层设计只是将H药引入赛道的方向盘,真正驱动研究抵达终点的引擎,是药物本身*且一致的疗效表现,无论在新辅助阶段达到对照组3倍以上的pCR率,还是辅助阶段“去化疗”的大胆设计,都是对产品信心的力证。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仅有两款免疫抑制剂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除了复宏汉霖的H药还有阿斯利康的度伐利尤单抗。2025 ASCO公布的MATTERHORN研究显示,度伐利尤单抗联合FLOT方案化疗可显著改善EFS,NR vs 32.8个月(HR 0.71,P<0.001),24个月EFS率为67% vs 59%,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明显提升(19% vs 7%)。

然而,当我们将视线转回胃癌发病率更高的中国,MATTERHORN研究所依赖的FLOT方案在东亚人群中的疗效仍存争议,同时,从该研究入组的患者人群和注册动作来看,暂无针对胃癌围术期在中国上市的计划;更不容忽视的是,该方案术后密集的化疗强度,对经历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构成了严峻的耐受性挑战。

正是在这一双重困境下,H药在胃癌围手术期ASTRUM-006研究的成功,为胃癌围手术期治疗开辟了一条更具可行性与临床优势的突破路径。

02

ASTRUM-006大胆设计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在K药、O药接连折戟的背景下,复宏汉霖H药ASTRUM-006研究能够坚持做成,更以开创性的临床设计实现了对现有方案的全面超越。这一突破性成果的背后,是直面临床痛点的勇气与科学创新的*结合。

从临床设计的角度,ASTRUM-006研究的设计无疑是开创性的。

这项三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H药联合化疗新辅助/单药辅助治疗方案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入组患者PD-L1 CPS≥5、预期生存期≥6个月,研究主要终点为无事件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无病生存期(DFS)、病理学完全缓解率(pCR)、总生存期(OS)及安全性评估等。

研究入组患者1:1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先接受3个周期H药联合SOX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联合SOX方案治疗。新辅助治疗结束后2-6周内进行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治疗阶段,试验组继续接受最多17个周期H药单药治疗;对照组接受最多5个周期的SOX方案辅助治疗。

对比过往K药、O药和度伐利尤单抗的临床,ASTRUM-006研究的设计和展现出的临床疗效优势可能是碾压性的:

1)术后辅助治疗去化疗,其余PD-1临床术后辅助均采用“PD-1联合化疗+序贯PD-1单药”或“PD-1联合化疗”,免疫单药治疗替代化疗联合方案,不仅展现了H药的强临床治疗获益,并将患者群体进一步扩展至对根治切除术后化疗不耐受患者人群;对比Matterhorn研究,ASTRUM-006术后辅助阶段可谓用单药硬刚Matterhorn的免疫联合四药,以一打五,毒性上明显更低,疗效数据值得期待

2)敢于与SOX方案对照,目前SOX方案作为市场公认的针对东亚胃癌围手术期人群的临床获益*方案,该研究敢于与其对照,展现了H药联合化疗新辅助/H药单药辅助方案在东亚胃癌围手术期人群强获益的含金量;

3)疗效超预期,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H药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EFS,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是对照组3倍多,显著降低患者复发风险。而在*在胃癌围手术期成功的MATTERHORN研究,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对照安慰剂组联合化疗也未出现如此显著的pCR提升(19% vs 7%);

在辅助治疗阶段去化疗和对照东亚围手术期人群最强化疗方案的背景下,H药依旧能够取得创造历史的超预期显著疗效,相信这也是为什么H药基于ASTRUM-006研究期中分析结果就能够支持NDA提前申报。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过去ES-SCLC还是现在的胃癌围手术期的适应症难题,H药能够做出迥异与其他大部分PD-1的阳性结果,离不开H药独特的机制:1)更强PD-1内吞-更快解除免疫抑制,提升早期应答与化疗协同潜力,促成显著PFS/OS改善与长期尾部提升的基础;2)保留CD28共刺激、降低SHP2去磷酸化- 提供更稳健的第二信号,支持T细胞持续激活,适配高侵袭性肿瘤的免疫需求,提高长期生存率可能性;3)AKT活性增强、稳健激活维持- 促成持续免疫压力,形成长期“拖尾”生存优势。

继ES-SCLC的ASTRUM-005取得成功后,胃癌围手术期ASTRUM-006继续大获成功,这充分验证了复宏汉霖独特临床设计和H药差异化机制的出色表现。

03

目前,国内尚未有胃癌围手术期免疫联合化疗的方案获得上市批准,并且全球范围内进入临床三期研究的分子数量较少,竞争格局良好,其中K药、O药三期未能做出阳性,而度伐利尤单抗正在等待FDA年底处方者法案日期的审批。另外,康方生物AK104的Compassion-33研究在2025年8月才迎来首例患者入组,考虑到适应症入组患者数量和EFS较长,这一临床读出期中数据可能需要5-6年。

依当前竞争格局来看,由于ASTRUM-006为纯东亚人群的三期临床并且取得了强阳性结果,国内审批不存在障碍,H药最快有望在明年下半年甚至更早获批上市,成为国内*胃癌围手术期免疫联合化疗方案,距离目前国内临床进度最快的竞争对手康方生物AK104,预计将拥有5-6年的市场独占期。

千万不要小觑胃癌围手术期的市场潜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4-2030年全球胃癌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21亿美元增长至364亿美元,CAGR为8.7%。对应测算,全球胃癌围术期市场潜力规模约为60-70亿美元。

围手术期用药市场,不同于一般的肿瘤免疫治疗用药周期,肿瘤免疫治疗用药时间通常以“持续用药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以“K药+曲妥珠单抗+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为例在PD-L1 CPS≥1的患者mPFS约10.9个月,那么10.9月后患者疾病进展将进入到下一线治疗方案。另外要知道,O药联合化疗在一线胃癌全人群mPFS仅7.7个月。

围手术期免疫用药时间较传统短疗程干预有更高的单人用药量,以H药ASTRUM-006临床研究设计为例,一个周期往往是3周一次给药,新辅助治疗3个周期,术后辅助治疗17个周期,那么这大概是15个月的用量,预计每年新发大约6.45万-8.78万的PD-L1 CPS≥5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考虑到市场独占给50%渗透率,一次大约给300mg(约1.68万元),仅国内市场规模高达127.68亿(按目前H药市场价测算)。

不难预见,一旦H药胃癌围手术期适应症获批,“围手术期免疫用药量大+市场独占渗透率快速提升”将加速销量放量,潜在市场远超2024年13亿+的销售额,有望带动翻倍式的收入增长。

无独有偶,除了胃癌围手术期这一大适应症外,H药正在全方位制霸消化道癌症市场。

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胃癌围手术期适应症的获批,H药将在消化道肿瘤领域形成完整布局——从已获批的食管癌、到进行中的转移性结直肠癌III期研究,再到与PD-L1 ADC管线HLX43的联合探索,H药正系统性地构建其在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

结语:双抗、ADC等多种新药物的出现,让市场对国产PD-1单抗销售增长刺激逐渐脱敏。但在多款新疗法冲击的当下,复宏汉霖的H药一次又一次的在拥有巨大为满足临床需求、各种侵袭性极强的实体瘤领域超出市场预期,这证明了H药有能力在全球后PD-1时代成为成长性极强的大药,同时也证明了复宏汉霖过硬的研发临床能力。

复宏汉霖和H药,未来可期。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